2020年,受疫情影響,是艱難的一年。
不過涉及就業,總有大新聞不斷。國家在兜底,政府在謀劃。這不,今天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,國務院拋出了一則大新聞。

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向大會做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,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,高校和屬地政府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。計劃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,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。


李克強介紹,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,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。做好退役軍人就業保障。實行農民工在就業地平等享受就業服務政策。幫扶殘疾人、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。
目前,我國包括零工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數以億計,今年將對低收入人員實行社保費自愿緩繳政策,涉及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取消。同時資助以訓穩崗,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,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。
無獨有偶,隨著互聯網5G時代的到來,在線教育和培訓備受關注。2020年疫情期間,我們看到無數的中小學生和成年人,通過網上學習和理論培訓,彌補了不能線下上課的缺陷。
就在兩會召開前,全國人大代表、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提出了《關于加快制定產業互聯網國家戰略壯大數字經濟的建議》。其中提到,“在教育培訓方面,鼓勵名校名師、培訓機構面向社會開展在線課堂,大力發展在線職業教育,幫扶各類重點群體提升業務技能,增加就業機會?!?/p>

近日,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、財政部出臺《關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“互聯網+職業技能培訓計劃”的通知》,也鼓勵廣大勞動者參加線上職業技能培訓。從市場規模來看,在線職業教育市場呈穩定高速發展態勢。
騰訊研究院發布的《中國在線職業教育市場發展報告》顯示,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總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。其中,在線職業教育是主要驅動力之一,到2020年,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。
總之通俗地一句話理解為:以后,大家用手機或電腦參加網上學習,越來越普遍了。甚至人們早晨碰面的第一句話,也都會由“吃了沒?”變成“上網學了沒?”

目前,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及整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,使得人才培養需求呈現新特點。新興技術加速與實體產業融合創新,催生大批新興職業,國家對實踐能力強、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需求迫切。
以新基建為例,催生了大批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就業崗位,配套人才培養刻不容緩。馬化騰表示,建議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,推進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。在線職業教育作為培養新型產業人才的重要方式,憑借成本相對較低、不受時空限制等優勢,成為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中的重要推動力量。

疫情期間,騰訊課堂線上職業教育上課總時長提升3.5倍。其中,職業技能、編程語言、建筑工程等課程躋身最受歡迎課程類目排名前10;母嬰親子、日語、運動健康等課程學習人數同比漲幅均超過400%;IT互聯網就業類課程、工業產品設計類課程付費人數同比漲幅超過50%。
一臺電腦、一部手機:學海無涯,也在不是苦作舟;書上有路,勤奮為唯一的捷徑。在線學習,已成我們這個時代不可逆轉之勢。
企友安培作為一家在線教育機構,圍繞著安全生產培訓和學歷提升教育兩大板塊,一直響應國家號召,推進互聯網教育不斷創新。順應時代,我們便是弄潮兒。